立秋,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,秋季的第1個節氣。立秋是陽氣漸收、陰氣漸長,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,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。古人認為:秋季代表著肅降,因此飲食養生應當以:收斂肺氣,滋陰潤燥為主。那么立秋時節有哪些食俗呢?
貼秋膘
俗話說“夏天過后無病三分虛”,為了儲存“能量”更好地迎接寒冷的冬天,民間有貼秋膘這一種傳統習俗,貼秋膘的主要途徑就是多吃些高熱量的肉食。
推薦食譜:紅燒肉
1.五花肉切麻將大小的塊,沖洗干凈后,放一湯匙料酒,浸泡一小時。撈出來瀝干。
2.鍋里放油煸炒肉塊到微黃。放入干辣椒,草果,八角,姜,炒出香味。放料酒兩湯匙,炒幾下,再放老抽,生抽,炒勻。
3.放入開水,淹沒肉,調入鹽,轉入砂鍋煨兩個小時。
4.煨到酥爛的五花肉,放冰糖大火收汁,等到湯汁均勻的裹在肉上就好了!
咬秋果
秋季立秋除了有:貼秋膘的習俗之外,在古代還有:啃秋和咬秋的習俗。這里面的“啃秋”和“咬秋”其實是指,通過食用秋季應季的瓜果,來達到滋養身體,滋潤燥熱的秋季。比如吃“秋桃”或者是吃“秋梨”。
吃餃子
在立秋時節,北方的許多地方都會吃餃子,有“立秋餃子入伏面,吃了哽天不出汗”之意,餃子外形似元寶,在立秋吃餃子則寓意著五谷豐登,財源滾滾!
立秋不僅僅是一個節氣,更是人們對自然變遷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期許。 以上就是小編所了解到的立秋食俗。立秋前后還有一波來勢洶洶的“秋老虎”,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適時休息,補充水分,以防中暑。